紀錄片《南京之殤》在美首播讓更多人瞭解歷史
原標題:紀錄片《南京之殤》在美首播,讓更多人瞭解歷史
血色彌漫的南京城,最後一批外國記者離開時,目睹怎樣的屠殺和劫後空城的場景?他們如何冒險將記錄日軍暴行的影片帶出南京並傳播於世?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是如何接收和保護中國難民的……
中美合拍劇情再現紀錄片《南京之殤》用故事化的結構形式,情節化的表達方法講述歷史史實,還原瞭發生在80年前外國人眼中的那起駭人聽聞的慘案真相。該片由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與A+E美國電視網絡合作拍攝完成,美國版於當地時間12月13日上午在美國歷史頻道首播,是南京大屠殺題材的紀錄片首次在西方主流媒體播出。
拍攝現場。資料圖片
“南京大屠殺是古羅馬時期之後最為暴虐的屠殺慘案之一”
《南京之殤》講述的是一群舍己為人的外國人,冒著生命危險救助受苦受難的中國百姓。1937年的冬天,侵華日軍的暴行將歷史悠久的南京古城化為“人間地獄”,20多名西方人士,面對眼前的黑暗煉獄,將內心深處的憤怒化作正義之火,堅定地選擇瞭“永不撤離”,閃耀著人道主義的光芒。
“南京大屠殺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,但黑暗的盡美國商標檢索頭總是光明”,《南京之殤》導演約翰 耶勒曾執導過《世界大戰》,被譽為“紀錄片界的斯皮爾伯格”。他在接受零時差工作室采訪時表示,南京大屠殺是一場關於苦難與暴力的故事,但同時也是一段關於同情的故事,讓世人見證瞭人性的閃光。“當我知道自己有機會參與時,我很興奮能夠重述這段歷史”,約翰 耶勒說。
約翰 耶勒在拍攝《世界大戰》時就瞭解到瞭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,但為瞭拍攝《南京之殤》,他還是做大量準備,觀看瞭有關紀錄片,也閱讀瞭很多幸存者的事跡,“例如馬吉神父拍攝的影片,以第一人稱視角記錄下瞭那段混亂年代和侵略者的戰爭罪行,這讓我對1937年末、1938年初的那段慘痛歷史有瞭一個直觀的感受。”
拍攝現場。資料圖片
在約翰 耶勒看來,南京大屠殺是一段日本侵略者屠害中國百姓的歷史,浸透著黑暗與狂暴,“以我對歷史的瞭解,南京大屠殺是古羅馬時期之後最為暴虐的屠殺慘案之一。盡管如此,在這段歷史之中依然有一群外國人勇於奉獻自己救助他人,絲毫不擔心自己的安危,戰亂之中所體現出的對受難者的同情,暴力危險之下所展現的勇氣,都是人性中的閃光點,這段歷史值得被人記住”。
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在那場浩劫中,羅伯特·威爾遜、明妮·魏特琳、約翰·馬吉、喬治·費奇、約翰·拉貝、貝德士、辛德貝格等國際友人冒著生命危險,以各種方式保護中國民眾,並記錄下日軍的殘暴行徑,成為日後揭露日軍暴行的重要證據。
“我們拍攝這部作品,是為瞭表達南京人民和中國人民對他們的感恩之情。我們希望這種人道主義的精神,這種追求和平與正義的行為,能夠在全世界得到更好的弘揚。人道主義的精神越彰顯,和平、正義的力量越強大,世界才會更美好”,紀錄片《南京之殤》出品人、江蘇省廣播電視臺總臺長卜宇對零時差工作室表示。
近年來圍繞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,江蘇省廣播電視臺總臺創作瞭多部紀錄片,包括《1937南京記憶》、《外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》、《幸存者——見證南京1937》,以及《正義之劍——戰後中國對日戰犯審判檔案揭秘》等, 讓更多觀眾認識到二戰期間發生在中國南京的這一人類浩劫。
電影海報。資料圖片
“讓更多西方觀眾認識到二戰期間發生在南京的人類浩劫”
約翰 耶勒坦言,盡管是人類史上最為悲慘的一段歷史,但西方觀眾對南京大屠殺還十分陌生,“作傢張純如關於南京大屠殺曾有過非常知名的著作,但南京大屠殺人對大多數美國人還是陌生的。這是我拍攝此部紀錄片的目標之一,讓更多人知道這段歷史”。
對於這一點,卜宇也深有感觸。他告訴零時差工作室,在該片采訪拍攝的過程中,發現西方普通民眾對於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慘案知之甚少,很多人隻知道二戰中的猶太人慘遭屠殺,卻不知道發生在南京的這一慘案,“這麼重大的一個歷史事件不為世人所知,是不應該的,尤其現在日本右翼還在掩蓋事實真相,混淆視聽,更不應該”,卜宇表示。
今年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,作為這一歷史慘案發生地的主流媒體,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希望通過中美合拍《南京之殤》,從國際層面向海外更廣泛的傳播這一歷史慘案的真相。“我們在策劃《南京之殤》的時候,就希望它能夠在西方主流媒體播出,讓更多的西方觀眾認識到二戰期間發生在中國南京的這一人類浩劫,希望有更多人知道這段歷史,銘記這段歷史,讓大傢珍惜和平,不再讓這樣的歷史重演”,卜宇稱。
拍攝現場。資料圖片
懷著對歷史的敬畏感和使命感,中美團隊在拍攝過程中尊重史實,對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,要求有史實依據,這也讓《南京之殤》具有很強的說服力。 “我認為采取劇情再現紀錄片的形式,是讓年輕人對南京大屠殺歷史和歷史感興趣的最好方法。我們用這些美國人的真實語言來講述這個故事,從他們的書信和日記中,可以讓它變得非常有說服力”,《南京之殤》美方制片人兼編劇弗雷德裡克·若迪那在接受零時差工作室采訪時表示。弗雷德裡克·若迪那稱,在一個真實、悲慘的戰時暴行中出現美國角色,是一種向西方觀眾介紹南京大屠殺很好的方式,因為美國人自然會與他們有關系。當然,我們也試圖在節目中展現,中國醫生、護士等人的英勇行為,他們冒著一切風險來保護平民百姓,可以想象在當時的惡劣環境下,他們所冒的風險實際上更大。
《南京之殤》不僅是對日本右翼企圖否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有力回應和反擊,更是人類對戰爭和創傷記憶的延續與傳承。“拍攝這樣一部東西方風格相結合的紀錄片,既有美國紀錄片的宏大敘事,也有中國紀錄片對歷史細節的細致刻畫,美中兩國團隊相互學習,對兩個拍攝團隊都很有意義”,約翰 耶勒表示。
拍攝現美國商標登記場。資料圖片
“對歷史的無知是可怕的,刻意保持無知更加可怕”
近年來,隨著日本政壇和社會右傾化加劇,一些勢力妄圖否認南京大屠殺,且手段更加多樣。對此,約翰 耶勒稱,“對歷史的無知是可怕的,刻意地保持無知更加可怕。盡管歷史真相不容改變,那些人還是固守偏見,我認為這很危險”。在約翰 耶勒看來,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不尊重,是對成千上萬受苦受難的中國百姓的不尊重,那些人或在戰爭中失去瞭生命,或失去瞭所愛之人,“但這是一段非常值得美國商標申請流程被重述的歷史,我想通過這部紀錄片增加觀眾對這段歷史的瞭解,不僅僅是美國觀眾,我也希望日本和中國的觀眾能夠觀看這部紀錄片。如果人們能對這些歷史慘案有更深刻的認識,我們將能更好的傳承各自的文化”,約翰 耶勒表示。
拍攝現場。資料圖片
弗雷德裡克·若迪那認為,日本右翼勢力企圖否認南京大屠殺對日本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場悲劇,他們應該知道他們國傢的真實歷史,“據我所知,有很多日本人都想瞭解真實的歷史,他們的聲音需要被放大。南京大屠殺暴行的幸存者和肇事者人數在不斷減少,所以要由年輕一代來學習和發揚真理”。
推薦閱讀
升國旗唱紅歌送祝福 盤點媒體國慶創意策劃
今年10月1日,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瞭68歲的生日,不少人的朋友圈裡也被各種各樣獻給祖國的祝福“刷瞭屏”。媒體們各出奇招,用MV、H5等新穎的形式“烹飪”出瞭不一樣的國慶報道“大餐”。
【詳細】
慶祝建國68周年 重溫媒體開國大典報道
1949年10月1日,在天安門舉行的盛大的開國大典,向全中國、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。在慶祝建國68周年之際,讓我們重溫當時關於開國大典的新聞報道,再次感受那一神聖而又偉大的時刻。
【詳細】
- Jan 04 Thu 2018 22:48
美國商標登記台中 美國商標查詢的相關知識匯整~商標查詢必看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